三佛講寺又稱三佛堂、三佛講堂,位于上海市崇明區(qū)陳家鎮(zhèn)鴻田村裕鴻路。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僧真法創(chuàng)建,“文革”時被毀。2009年2月,正式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經(jīng)崇明縣人民政府批示在原址附近進行拆遷重建三佛講寺。
2012年2月,三佛講寺舉行了大雄寶殿奠基典禮,寺院規(guī)劃設計建設項目:萬佛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山門殿,法堂,禪堂,藏經(jīng)樓,祖師塔,如來舍利塔, 祖師殿,伽藍殿,鐘樓, 鼓樓,齋堂樓, 講堂樓,客堂,方丈院,東廂寮, 西廂寮,養(yǎng)生堂等。
三佛講寺主要建筑
整座建筑以相表法,訴說著頓漸不二的大乘妙理,從般若橋過河至寺院,喻示著“佛心即般若,般若為宗”的宗旨;以大禪堂為基,安立法身佛殿,象征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
般若橋
山門后邊有一座潔白的拱橋,架在蓮花河上,通往寺院大門。此橋名般若橋,起步處是此岸,橋那邊是彼岸,反映著道場“佛心即般若,般若為宗”的理念。走上石橋的臺階,登高遠望,天空浩渺,低頭俯看,步步蓮花。
禮敬大殿
進入通透的禮敬大殿,迎面即是巨大的玻璃景觀墻,將參訪者的視線穿越建筑,引向莊嚴巍峨的大雄寶殿,登時升起恭敬心。大殿西側一層是客堂,負責登記與接待。東側一層是法寶流通處及弘法部,二層是面向大眾的素食館。
天王廣場
天王廣場供奉四天王及彌勒菩薩,韋陀菩薩。與一般寺院的天王殿不同的是,天王廣場以青天為瓦,以青磚為地,寓示十方上下無不是諸佛菩薩,護法神祇護佑之地。四天王身后種植十八棵形態(tài)古樸的羅漢松,表十八羅漢。于植物的表相中體悟圣相,真契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理。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坐落于4米高的漢白玉平臺上,全白的殿堂中央供奉三尊端嚴潔白的清凈法身佛,象征人人本具的清凈自性。殿堂從天頂?shù)綁γ娴街拥降孛嫒遣煌馁|(zhì)的純白色顯現(xiàn),三尊白玉佛像及殿后方供奉的白玉觀音像皆由一整塊緬甸玉天工雕刻而成,殊勝莊嚴,展現(xiàn)清凈本然的法界實相。
禪修中心
大雄寶殿的平臺下方即是道場的基石之處,為可同時容納幾百人參究心地的大禪堂。大禪堂分男眾部,女眾部,各有獨立出入口,通往跑香道及宿舍。以大禪堂為基臺,其上安立大雄寶殿,呈現(xiàn)以禪修見性為“因”,圓滿法報化三身的莊嚴“佛果”。
佛心塔
佛心塔是道場的精神中心。地面七層,地下一層。
地宮
位于佛心塔地下一層,地宮中心位置矗立由大和尚親自設計,以琉璃構建的釋迦摩尼佛舍利塔、五百羅漢舍利塔,祖師大德舍利塔。塔中供奉釋迦摩尼佛佛骨舍利,阿羅漢舍利,祖師大德舍利,塔外恭刻{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透過師父的巧思,令參訪者能以清凈心一睹莊嚴的舍利塔,能得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力的加持。
法堂
法堂位于佛心塔一樓,正對大雄寶殿,是演說佛法、皈依集會之處。法堂與大雄寶殿間有一大平臺相連,能同時容納五百人聽經(jīng)聞法。
萬佛殿
萬佛殿位于佛心塔三樓。殿堂四周鑲嵌著萬余尊緬甸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的本師釋迦摩尼佛,中心位置矗立以由整塊緬甸白玉構建的釋迦摩尼佛臥佛像。參訪者于此凈心禮拜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無量的心展現(xiàn)出重重無盡、圓滿莊嚴的佛國世界。
觀音殿
位于佛心塔四樓。殿堂中央供奉罕見的白玉臥觀音像。展現(xiàn)出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無盡悲心。
藏經(jīng)樓
位于佛心塔五、六樓的藏經(jīng)樓,同時也是圖書館。特設觀光電梯從兩層樓高的藏經(jīng)架中緩緩穿越而過,喻示“自歸于法,愿與眾生;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
三佛教學院
四層樓高的三佛教學院包括教室、研究室、接待室、會議室、展覽室、閉關房等,院內(nèi)設有研究所、大學部,是續(xù)佛慧命,培育僧才之重地。
崇明三佛講寺地址
上海市崇明區(qū)陳家鎮(zhèn)鴻田村裕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