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爾寺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蛇洞山,1987年蛇洞山被齊齊哈爾市列為市級重點保護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和自然保護區(qū)。2000年夏天,區(qū)領導視察蛇洞山時在石壁上發(fā)現(xiàn)有佛像顯現(xiàn),其形態(tài)莊嚴肅穆、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2001年,在當?shù)匦疟姷膹娏艺埱笙?,經當?shù)卣妥诮坦芾聿块T批準,蛇洞山開始正式興建寺院,寶剎名為“佛爾寺”。
寺院總體規(guī)劃占地面積約二萬平方米,設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鐘鼓樓、念佛堂、僧僚、客僚、齋堂、化尸窯等古典式建筑群。在佛爾寺主持上玄下慶法師的帶領下,承蒙三寶加被、各地善信弟子的護持和當?shù)卣闹С?,現(xiàn)已經建成東西兩配殿·大雄寶殿·僧僚和部分院墻,并塑成一尊高7.8米的露天銅質地藏王菩薩圣像,并能進行比較有規(guī)模的法事活動。上玄下慶法師為了盡早建成寺院、惠及一方百姓,帶領寺院的僧人節(jié)衣縮食,把信眾供養(yǎng)的財物全部用來修建寺院。
佛爾寺倚蛇洞山天然大佛而建的,占地1.3萬平方米,現(xiàn)已完成東西兩座偏殿建設工程,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寺內供有全國僅有的兩尊露天地藏菩薩銅像之一,佛像高8米、重5噸。
佛爾寺背靠雅魯河畔的蛇洞山,三面翠山環(huán)抱,南面是一大片開闊的平坦地。大雄寶殿坐北向南,如穩(wěn)坐太師椅,傲視人寰。迎日出,蒸蒸日上;送日落,萬道霞光。寺院占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地獄殿、藥師殿、天王殿及多座配殿,殿內花幡幢蓋、鐘鼓法器、四壁彩繪一應俱全。還有居士寮、五觀堂、念佛堂等。在大雄寶殿及各圣殿內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天王、東方三圣、西方三圣、十八羅漢。在大雄寶殿側面的地獄殿正中供奉著大愿地藏王菩薩,四壁是彩繪地獄圖像,向人間昭示靈魂輪回、善惡之因果報應,教人棄惡從善,佛理直觀,一目了然。在大雄寶殿的背后是渾然天成的“金蟾山”,在“金蟾山”的頂端有一只天然石蟾,仰天蹲坐,故而得名。在“金蟾山”下,大雄寶殿后方,兩配殿中央的露天廣場地上,屹立著一尊銅質鑄就的地藏王菩薩站立圣像,高八米,重五噸。只見地藏王菩薩手執(zhí)錫杖,慈眉善目,俯瞰人間,顯示著定要實現(xiàn)“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誓大愿。此尊地藏王菩薩圣像無論從材質、高度、重量及圣像之神態(tài)等均屬國內罕見。自圣像落成后,曾數(shù)十人見其顯現(xiàn)祥瑞,朝拜之眾鼎盛不衰。
寺旁的山坡上用6000多株云杉繪成一個碩大無比的“佛”字,夏為花擁,冬為雪襯,四季常青。為寺院更增添了莊嚴肅穆、神秘無限的佛教色彩。佛爾寺與蛇洞山景區(qū)渾然一體,景區(qū)內的樓臺亭榭、詩詞碑刻與佛爾寺院雕梁畫棟的古風建筑構成了一幅秀麗的巨形畫卷,盡顯其天人合一、古樸典雅的中華文化底蘊。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佛爾寺地址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富強街道碾華公路蛇洞山佛爾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