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位于韶關(guān)市曲江區(qū)馬壩鎮(zhèn)以東7公里曹溪河畔。據(jù)明萬歷《曹溪通志》記載: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公元502年),印度高僧智藥三藏見此地“山水回合,峰巒奇秀,嘆如西天寶林山也”,遂建議地方官奏請武帝建寺。天監(jiān)三年(公元504年),寺廟建成,梁武帝賜額“寶林寺”。唐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始,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來寶林寺說法37載,使南宗禪法大播于天下。故南華寺素有南禪祖庭之稱,還與嵩山少林寺并稱為禪宗祖庭,在東南亞、朝鮮、韓國、日本以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有重要影響。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則天賜慧能水晶缽盂、磨衲袈裟等物。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又賜寶缽、磨衲袈裟等物,并將寺名賜改為“中興寺”;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再改“法泉寺”。宋開寶元年(968),太祖賜額改稱“南華禪寺”,沿稱至今。1983年,南華寺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寺廟。今南華寺占地總面積約一千多畝,主體建筑群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為階梯式中軸線對稱平面布局。寺向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曹溪門、放生池(五香亭)、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靈照塔、六祖殿、方丈室。東側(cè)依次為鐘樓、客堂、伽藍(lán)殿、齋堂等;西側(cè)依次為鼓樓、祖師殿、功德堂(亦稱西歸堂)、禪堂等。主體建筑院落外,北側(cè)有卓錫泉(俗名九龍泉)、伏虎亭、飛錫橋;西側(cè)有無盡庵、海會塔、虛云和尚舍利塔;東側(cè)有中山亭、息心園、多寶閣、佛學(xué)院、禪堂。目前建設(shè)唐代大南華正在進展中。
全寺殿堂飛檐斗拱,以重檐歇山頂、一斗三升居多。青磚灰沙砌墻,琉璃碧瓦為面,灰脊、琉璃珠脊剎、蔓草式脊吻。重要殿堂脊吻與脊剎間置琉璃鰲魚,正脊兩端飾夔龍脊頭。多用木圓柱為支柱并將殿堂分為多間,石柱礎(chǔ)多覆盆式。門窗則多花格門、格子窗欞。主要殿堂和鐘鼓樓的大木梁都是用巨大鐵力木(坤甸木)架成(為清初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南華寺時所用之木)。大雄寶殿高16.7米、寬34.2米(七間)、進深28.5米(七間)。重檐歇山頂,前后乳袱用七柱、二十六檁,柱頭鋪作為六鋪作,三抄,無昂,偷心座,補間鋪作用二朵。琉璃碧瓦,灰脊,蔓草脊吻,琉璃珠脊剎。格子窗欞,前后均花格門。是廣東省最大的寺廟建筑。三寶大佛塑于大雄寶殿正中屏墻神龕之上,連座均8.31米,全身遍貼金箔。觀音菩薩泥塑立于三寶佛后屏墻,身高4米,遍貼金箔,跣足立于鰲頭,左手倒持凈瓶,右手輕執(zhí)柳枝。五百羅漢泥塑群分塑大雄寶殿四壁及后屏墻,每尊身高約1.1米,與名山大海渾為一體,氣勢磅礴。彌勒佛塑像坐于天王殿正中屏墻神龕之上,體寬肚凸,笑口常開,憨態(tài)可掬。四大天王塑像兩兩分立天王殿東西兩廂,手持法器,面目猙獰。
靈照塔為樓閣式八角五層澀檐出平座磚塔。塔高29.6米,底徑11米。塔頂用生鐵鑄成“堵婆”式,銅鑄寶瓶塔剎。初建于唐先天年間(公元712~713年),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憲宗賜額曰“元和靈照之塔”。初建時為木塔,多次焚毀重建,至明成化年間(1465~1487)始改為磚塔。今仍保持明代原貌,為南華寺最古、最高的建筑。祖殿中央三座仿阿育王式木塔佛龕分別供奉著三具肉體真身菩薩,左為明代丹田和尚真身,右為明代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居中者則為禪宗六祖慧能和尚真身。
南華寺內(nèi)珍藏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文物327件,二級文物165件,三級文物49件。年代最早的有北齊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造型小巧精美的銅佛像;最著名的有唐六祖惠能“真身”塑像,唐千佛袈裟和歷代圣旨;數(shù)量最多、藝術(shù)價值很高的有北宋雕工精致的木雕羅漢像360件;還有隋鐵鑄佛像,宋銅鑄大銅鐘、元鐵鑄大鐵鍋、明木雕四大天王像、明重刻蘇東坡手跡碑銘、清千佛鐵塔、《金剛經(jīng)》銅印版、南宋萬斤大銅鐘等諸多國寶。鐵鑄摩利支天人像(屬隋或唐初鑄品)、六祖墜腰石 、明代銅香爐(為明皇宮內(nèi)的用品)、明鐵鼓等。其它珍貴文物有南漢鐵鐘(為省內(nèi)僅存的一口南漢鐘)、唐代托紗六祖像及緞質(zhì)六祖襪、南宋銅鐘(萬斤大銅鐘)、千佛鐵塔(塔身整齊排列大小佛像1000個)、清代五百羅漢瓷瓶、唐武則天圣旨、八思巴文圣旨、元仁宗圣旨、明英宗圣旨、清雍正十三年(1735)版欽頒《龍藏》經(jīng)書、明英宗天順間(1457~1464)御賜金書《華嚴(yán)經(jīng)》、清代銅版《金剛經(jīng)》、清代再版《顯揚圣教論》以及北宋文學(xué)家蘇東坡書寫的“齋堂”木匾、民國政府主席林森書寫的“寶林道場”木匾、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書寫的“宣揚佛典”木匾、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書寫的“南華禪寺”木匾。其他還有楹聯(lián)30余對,碑碣30余通。這些珍寶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雕塑、繪畫、音樂、文學(xué),乃至歷朝的社會風(fēng)貌、生產(chǎn)生活等最具體真實的史料。
寺內(nèi)寺外古樹參天,有菩提樹、水松、榕樹、香樟等古樹數(shù)十棵,濃蔭蔽日,一派寧靜肅穆氣象。
1983年,南華寺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寺廟。
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