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色天下秀,自古西來第一山”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jīng)鍪谐俏?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guān)中之要塞。地屬六盤山支脈,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
地勢險峻是崆峒山的一大特色,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集佛、道、儒三教于一體,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fēng)流才俊,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
崆峒山現(xiàn)存建筑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勢分布,主次分明,建筑群既自成一局,又相互聯(lián)系。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
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jīng)?、觀音堂、通天橋、飛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35處,基本恢復(fù)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42處建筑群。古代的建筑是獨特的藝術(shù),屹立千年而不倒,古人的建筑智慧和建筑技藝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