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寺位于重慶永川區(qū)板橋鎮(zhèn)本遵村,始建于中唐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相傳為高僧柳本尊剃度修行之地,故而名為本遵禪寺。本尊寺原有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城隍廟、永安殿等,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文革期間只保留原有的千佛殿,其他建筑都損毀,本尊寺最后一個僧人曾廣文武藝超群。
柳本尊
柳本尊,姓柳名居直,柳居直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嘉州(樂山)龍游縣玉津鎮(zhèn)天池壩。相傳先是州城北有柳樹生癭,時久癭破出一嬰兒,邑都吏將其收養(yǎng),長大后聰慧過人。父死后以柳為姓并繼承父職,邑人多得其撫恤,是以存活者甚眾。有一天柳在路上遇一女子,遂與同歸。不久便辭去了職務(wù),以蔬菜為食,以紙為衣,律身清苦,專持大輪五部咒,這是從瑜伽經(jīng)中略出的誦念儀,誦數(shù)年而功成。
值廣明年間唐僖宗西幸成都避黃巢之亂后,災(zāi)荒饑饉不斷,疫病流行,厲鬼猖狂,居士十分悲憫。于唐昭宗光啟二年(899年)六月十五日,本尊時年44歲,盟誓佛前,持咒滅鬼。是歲八月八日在本宅建道場,煉左手二指一節(jié)(第一煉指)供養(yǎng)諸佛,誓救苦惱眾生。頃刻空中語曰:“汝愿力廣大,然此地非汝所居,當西去,遇漢即回,逢彌即止”。是歲十一月,居士遂領(lǐng)其眷屬,行至武陽象耳山,路逢男子袁承貴,愿為弟子,便同游峨眉山,瞻禮普賢光像,時遇大雪彌漫,千山皓白。十三日居士登絕頂,于大雪中凝然端坐一晝夜(第二立雪),儼然無變色,以效釋迦雪山六年修行成道,感普賢菩薩現(xiàn)身證明。
忽見一僧對居士曰:“居士不應(yīng)居此山,今成都多厲鬼,盍往除之。”言訖不見。居士出山行至清流鎮(zhèn)渡江,見一女子足跌溺水,居士呼漁人援救,但求而不獲,卻在水流中見一石,上有文可讀,即以奉居士,其文曰:“本尊金剛藏菩薩”。居士嘆息久之,遂領(lǐng)眾至成都。時王建帥蜀,而妖鬼為祟,自稱江瀆神。
天復(fù)元年(901年)正月十五日,持咒禁止之。妖怪屏息,居士益自勵無間,并廣施救濟,而秋毫無所受。蜀人感其德,從其教化者,常有棄家而在居士門前列隊者不下數(shù)十人。居士屏絕五味,淡食午齋,日益精進。眾廣傳其名而嘉之,恣其游化,所至不得留。
天復(fù)二年正月十八日,本尊時年47歲。將檀香一兩為一柱,于左腳踝上燒煉(第三煉踝)供養(yǎng)諸佛,愿一切眾生舉足皆遇道場,永不踐邪諂之地,感四天王現(xiàn)身作證。于后山遇楊直京臨江而釣,居士勸令不可為。直京驚恐,棄竿作禮悔過,邀居士至其家,中途大雨,見者詫異,直京舍家宅為供養(yǎng),而親身為執(zhí)侍。居士曰:“吾當與四眾共之”。于此建道院畢,而至廣漢,經(jīng)旬日,忽憶往日圣言“逢彌即止,遇漢即回”,于是還駐彌蒙。
一日廣漢太守趙公,差吏來索請眼晴,詐言用作藥劑,以作試探。居士心已先知,吏至便以香水滌戒刀而剜左眼付與(第四剜眼),殊無難色。感金剛藏菩薩現(xiàn)身作證。眼至趙公驚嘆曰:“真善知識也”,即迎居士至州,痛自悔恨。
時在天復(fù)三年(903年)七月三日。本尊時年48歲。是年唐封王建為蜀王。天復(fù)四年春,趙太守舍宅奉居士,為四眾廟院,即毗盧庵、大輪院是也。居士遣其徒住持,自返歸彌蒙。趙太守又為其營建寺廟,作為彌蒙居所,道俗沓來,所需一切具備。寺院建成后,居士令徒弟主持。又親往金堂、金水,行至成都,玉津坊女子盧氏,施宅建道場,以奉香火。時逢嘉州四郎子作孽,疫病死者甚眾,居士親往救治,戒敕諸民欽仰,皆歸正教。
天復(fù)四年(904年)二月十五日午時,割左耳供養(yǎng)諸佛,立盟以除病疫,感浮丘大圣空中現(xiàn)身作證明(第五割耳),本尊時年49歲。
天復(fù)五年(905年)七月三日,居士以香蠟燭一條煉心,供養(yǎng)諸佛,發(fā)菩提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令一切眾生,永斷煩惱,感大輪明王現(xiàn)身作證明(第六煉心),本尊時年50歲。七月十五日,居士以五香并成一條蠟燭,端坐煉頂,效釋迦佛鵲巢頂相、大光明王舍頭布施,感文殊菩薩現(xiàn)身作證明(第七煉頂)。
八月五日居士結(jié)壇玉津坊,揮刀斷左臂,經(jīng)四十八刀方斷,刀刀發(fā)愿,誓救眾生,以應(yīng)阿彌陀佛四十八愿,頂上百千天樂不鼓自鳴(第八舍臂),本界廂吏謝洪具表奏聞蜀王,嘆異遣使褒獎。
天復(fù)六年(906年)前十二月中旬,馬頭巷有丘紹者,病死已三日,心尚溫。其妻請居士至其家,懇禱曰:“若獲得再生,夫婦及二女當終身給侍”。本尊具大悲心,以香水灑之并誦咒,少頃復(fù)蘇,紹自言:“已墮地獄,聞罪人受苦聲,頃刻香風四來,香雨隨至,現(xiàn)一佛,身金色,乘紫云,住空中,呼我名,遂驚覺?!币蚋衅?,誓志修行,夫妻二女俱來侍奉,不離左右。
閏十二月十五日,居士用蠟布裹陰,經(jīng)一晝夜焚煉,以示絕欲,感天降七寶蓋祥云瑞霧捧擁而來(第九煉陰),本尊時年51歲。本界騰奏,蜀王嘆服。即召入問曰:“爾以何法救人,而靈感如是耶?”對曰:“居直精修八煉,誓求無漏無為之果,專持大輪五部咒救度眾生”。又問:“會何咒,須何物?”對曰:“但得香花供養(yǎng)足矣”。便嚴飭道場,請其誦咒,而光明四發(fā),遂留供養(yǎng)三日,賜金帛名香,居士不受,乞歸彌蒙。因下令:“敕賜額名大輪院,長作皈依之地”。
天復(fù)六年(906年)正月十八日,將印香燒煉兩膝,供養(yǎng)諸佛,發(fā)愿與一切眾生,龍華三會同得相見(第十煉膝)。自此四方道俗云集座下,授其法者益眾。
天復(fù)七年(907年)七月十四日中夜,呼楊直京謂曰:“吾將去矣,汝當久住,共持大教,護祐眾生?!比砸灾浞ㄊ谠匈F,說是語已,默然坐滅,生歿享年六十四歲。后建塔院中,是時耳臂寶傳尚在。蜀主二夫人患水蠱,為此求于袁、楊二居士持誦。夫人病愈,蜀主大悅,俱封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太傅等職。孟知祥在成都染疾,袁承貴為其持念有感應(yīng),故賜名位如故,后游南方莫測所終。
柳本尊咒法世世不絕,蜀廣政二十六年,賜院中奉事,又賜楊直京紫綬金魚,俾領(lǐng)住持事。大輪本尊院,凡五十年間香火不斷,寺院達八十余間。至宋熙寧元年正月,又敕賜壽圣院為額,成都主持瑜伽教。南宋紹興十年馮翊、王直京以祖覺褝師刊定所撰本為傳,于紹興庚申端午日,由張岷作跋,男張濟書丹,王直京立石成碑,置于本尊墓左側(cè)。王直京之后,還有院主尼仁辨,小師了通,師孫法興等延續(xù)寺院香火。
本尊寺地址
重慶永川區(qū)板橋鎮(zhèn)本遵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