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廟位于在澳門半島的西南面,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始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是澳門的三大禪院之一。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nèi)的澳門歷史城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媽閣廟主要建筑
媽閣廟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獅鎮(zhèn)門、飛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筑。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筑規(guī)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筑,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cè)為對聯(lián),大門頂部有琉璃瓦頂?shù)妊b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后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并有四只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正殿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筑、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
建筑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筑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dǎo),無論柱、梁、部份墻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筑,兩邊墻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shè)琉璃瓦頂,并以夸張的飛擔(dān)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qū)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xiàn),而神龕區(qū)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檐廡殿式,飛檐純樸有力。
弘仁殿規(guī)模最小,只有3平方米左右,此建筑以山上巖石作后墻,再以花崗石作屋頂及兩邊墻身,殿內(nèi)也供奉天后,兩側(cè)墻身內(nèi)壁有天后之侍女及魔將浮雕,而天后神像則置于山石前,與正殿神龕區(qū)做法一樣,在石屋頂上,此殿也加上綠色琉璃瓦及飛檐式屋脊裝飾。
位于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gòu)筑而成,其建筑較為簡樸,為硬山式做法。相對于其它神殿位于建筑群最前方且與正殿同在一平臺上的正覺禪林不管在規(guī)模上或是在建筑形式上都較為講究,建筑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靜修區(qū)組成,靜修區(qū)建筑為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jié)構(gòu),而神殿則為一四架梁結(jié)構(gòu)、主殿前有一內(nèi)院,兩側(cè)側(cè)廊為卷棚式屋頂、主殿區(qū)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為三個開間,屋頂為琉璃瓦坡頂,兩邊側(cè)墻頂部為金字形“鑊耳”山墻,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于內(nèi)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為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墻身有泥塑裝飾,墻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層象征斗拱之花飾,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為1.1 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檐及瓷制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澳門媽祖廟由來
由于早期澳門居民多以打魚為生了故對漁民的守護神媽祖特別崇敬。在這塊面積僅23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居然建有20多座媽祖廟,其中最古老的己有 500多年歷史,也是當(dāng)今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
相傳宋代孝女27歲的林默娘,福建省莆田縣人。父母信佛,夢觀音賜藥而生之。8歲從師,10歲信佛,1 3歲習(xí)法術(shù)。宋雍熙四年(公元卟7年)盛裝登山石為神當(dāng)?shù)鼐用裼谇蹇滴跞辏?694年)立廟奉祀,稱“通賢靈女”。宋元明清歷代均有褒封,清封“天上圣母”。一說她在一次海難中捐軀,羽化升天。
從此,漁民傳說有一紅衣女子常在驚濤駭浪中拯救他們,直到化險為夷漁民們稱她為“媽祖天后”,并建廟供奉。奉祀媽祖之廟稱媽祖廟.以莆田湄州島媽祖廟、天津媽祖廟、灣北港媽祖廟為三大祖廟,每年夏歷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誕辰。
為了顯示澳門人對媽祖的崇敬,在澳門的最高點,路環(huán)島的疊石塘山頂,建立了一座全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這座媽祖像是由澳門中國畫院院長梁晚年設(shè)計的。塑像身高19.99米,象征著1999年留給澳門的禮物。
這尊世界最高的媽祖像,有其獨特的地方。它由120塊漢白玉石裝嵌組成。其中媽祖臉部由一塊獨立漢白玉雕刻而成。媽祖“體重” 超過500噸,全身晶瑩潔白。表情慈祥溫和,遠眺澳門海山,好像隨時在關(guān)注澳門居民的安全由于它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不管從海上或地面,都清晰可見。
媽祖神像矗立山頂,不但表不澳門人民對媽祖的虔誠信仰,同時也為澳門旅游業(yè)增添了一個新景點開光以來,原本人煙罕至的路環(huán)崗頂.一時車水馬龍,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