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縣觀音寺(2001-07-15日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四川省新津縣城南7.6km的九蓮山麓。雖然這兒沒有雕梁畫棟的裝飾,但有藝術(shù)價值很高的明代壁畫和精美的明代塑像而聞名遐邇。
此處山如九峰拱衛(wèi),故有新津縣十二景之一“蓮華接翠”之稱。高大雄偉的寺廟,引人入勝。觀那殿宇內(nèi)外:綠竹映紅墻,松柏掩禪房,花草鋪曲徑,月門含翠嶂,飛檐挑云嶺,香煙繞古剎,一派清靜禪院景象。據(jù)廟內(nèi)明代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碑文記載:[東漢末年],吳都仙客崔孝通于九蓮山平蓋治歸隱,潛心修行,在此過著“逍遙碧嶂青松下,坐看殘花逐水流”的隱士生活。相傳他在此得道羽化登仙,所以張道陵天師道士24教區(qū)之一的平蓋治才設(shè)于此地,有了平蓋治,才有了今天的觀音寺。
觀音寺的建筑特點
觀音寺始建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其寺規(guī)模宏大,共建殿宇一百零八重,異毀于[元代]末年兵燹之中。明代宣德年間,主僧碧峰、福賓,在原寺廢墟募化重修,到明弘治三年(1490年)竣工,共建殿宇十二重。[明末][清初]旋遭毀損,僅存觀音、毗盧、天王三重殿宇。后經(jīng)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修茸,為川西著名寺院之一。清同治、光緒年間,道松和尚來此住錫,增建殿宇十重,始改為“十方叢林”,其寺紅墻筒瓦,古柏參天,頗為壯觀。1956-8-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十年浩劫,現(xiàn)僅存明代的毗盧殿、觀音殿和清代的三門、彌勒殿、接引殿。
毗盧殿和觀音殿,均為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物,對于我們今天研究明代的建筑歷史,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特別是在成都市明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特別稀少的情況下,更是珍貴的實物資料。根據(jù)此殿香爐上的題記,便知道此殿建于明英宗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從建筑類型講,屬于單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柱頭上置櫨頭,上承額枋,屋頂為“九脊頂”。即由一正脊、四垂脊、四戧脊及四個坡面組成的屋頂形式。其上半呈雙坡狀,下半則轉(zhuǎn)成四坡工。屋面有筒瓦覆蓋,正脊的兩端安鴟吻,垂脊和戧脊的前端用獸面裝飾,其裝飾豐富舒展,優(yōu)美輕盈,莊重肅穆,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宏偉壯觀?,F(xiàn)將各部分結(jié)構(gòu)的特點試析如下:
1.開間:
中國古代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由于受建筑材料的限制,都是以“間”為基本單元。所謂“間”,就是指在地上立柱,柱上架梁,由立柱構(gòu)成的空間。由若干“間”相結(jié)合,而成為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再以單座建筑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構(gòu)成各種形式的組群。一般均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以縱軸為主,橫軸為輔。古建筑的開間,有九開間、七開間、五開間和三開間。通過開間的多寡,來說明等級和權(quán)勢的象征。新津觀音寺毗盧殿,由四柱三間組成,通面闊10.8m,當心間為6.1m,次間僅為2.35m,當心間的面闊是次間面闊的2.6倍,所以當心間就顯得十分寬敞。因為觀音殿是觀音寺的主要殿宇,所以便由六柱五間組成。
2.柱子:
柱子是房屋的主要骨架,柱子的形狀,主要有園形、方形、八角形、六角形等樣式。新津觀音寺的毗盧殿和觀音殿的柱子,全部都為園形的。
柱子下面有柱礎(chǔ),即柱底之墊石,其功用為柱身防潮,并將柱身集中負荷,分布于地下較大之面積。歷代礎(chǔ)石遺物,其品種繁多,富有濃厚的裝飾性趣味。新津觀音寺的毗盧殿、觀音殿的礎(chǔ)石刻有龍、獅子和辟邪,其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呼之欲出之感。毗盧殿的四角柱,柱首向內(nèi)收8cm,這在建筑上稱為側(cè)腳。據(jù)[宋代]《營造法式》中說:“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內(nèi),柱腳微出向外,謂之側(cè)腳?!?/p>
3.櫨斗:
又稱坐斗或大斗。它是安置在柱頂上的一朵斗拱中,最下面的一個大斗。我國木結(jié)構(gòu)中使用斗拱,在世界建筑中石獨一無二的。尤其是高大的殿堂和樓閣建筑,每以恢弘壯麗取勝,出檐深度越來越大,然而檐下斗拱的層數(shù)則越來越多。[隋唐]時代斗拱的型制已經(jīng)達到成熟階段,凡是屬于高級的建筑,例如宮殿、壇廟、城樓、寺觀和府第,都普遍使用斗拱,以此顯示尊威華貴。封建社會嚴格規(guī)定“庶民廬舍,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拱,飾彩色?!币蚨?,建筑物上有無斗拱,就成為識別等級地位的顯著標志。
觀音寺的毗盧殿和觀音殿的櫨斗為正方形,正中開口,要放縱向華拱。華拱伸出斗口外,并再二分之一處抹角砍殺。宋《營造法式》中規(guī)定耳、平、欹的高度比例為4:2:4。宋、元、明各代基本遵照此規(guī)定。早期斗的平部較高,晚期斗的欹部較大,這是我們鑒別古建筑年代的一個極重要的依據(jù)。所以說,斗拱在古建筑的結(jié)構(gòu)和裝飾方面,斗占有極其突出的地位。
4.屋頂:
觀音寺的毗盧殿和觀音殿的屋頂,均為單檐歇山式建筑。這種屋頂形式,屋頂脊帶曲直多變,兩際山花富于裝飾美,形象雍容華麗。在古代建筑中僅次于廡殿頂。正脊兩端安鴟吻,鴟吻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屋脊端部的一種雕塑飾件。其早期形象僅是一尾翼,故有“鴟尾”之稱,唐代以后出現(xiàn)龍頭形的琉璃鴟吻,張口翹尾,背部插有劍柄或扇形物,其造型遒勁華美。古人傳說,以為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此種吻獸,可以避火災。因此,人們常于屋頂上正脊兩端塑置鴟尾祈福。新津觀音寺的毗盧殿和觀音殿,正脊兩端安鴟吻,怒目張口的龍嘴吻獸,背部負劍柄,正吐水壓火焰,以示吉祥。屋頂是中國古建筑的冠冕,古代匠師在運用屋頂形式上,不僅形式豐富多彩,而且亦增強了藝術(shù)的感染力。
中國古代建筑為了防止雨水淋濕版筑墻,屋頂上就采用了較大的出檐。如果出檐過深,那么必然會妨礙室內(nèi)采光,所以就出現(xiàn)了微微向上反曲的屋檐。接著又出現(xiàn)了屋角反翹和屋面舉折的結(jié)構(gòu)做法,那么便使體形龐大的屋頂呈現(xiàn)出一種舒展、飄逸的形象,從而成為中國古代建筑上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
觀音寺的壁畫藝術(shù)
毗盧殿內(nèi)左右兩壁有明憲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繪制的十二圓覺菩薩、二十四諸天及十三個供養(yǎng)人像,以及佛龕背后的“香山全堂”,共7鋪,共計面積94m2。
該殿正中塑像為釋迦牟尼佛三身像,即法身、報身、應身。天臺宗以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為法身佛、報身佛和應身佛。法身佛就是佛本身,代表著絕對真理;報身佛表示證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佛身,還表現(xiàn)為大乘菩薩說法而變現(xiàn)這身;應身佛表示佛為度脫世間眾生,隨三界六道的不同狀況和需要而現(xiàn)之身。手勢為菩提印、禪定印和施無畏印。
十二圓覺菩薩,是根據(jù)唐代僧人佛陀多羅譯的《圓覺經(jīng)》而得名。新津縣觀音寺毗盧殿壁畫,十二圓覺菩薩像,按廟門的相同方向,排列如下:
右邊 ? ? ? ?左邊
普賢法王 清凈慧菩薩
金剛藏菩薩 普眼菩薩
辯音菩薩 彌勒菩薩
凈諸業(yè)障菩薩 威德自在佛菩薩
普覺佛菩薩 文殊菩薩
佛賢善首菩薩 圓覺菩薩
十二圓覺菩薩的造像,為漢化佛教所特有。
按照佛教的說法,佛是“徹底覺悟者”,即達到了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的最高境界。然而菩薩則是“道眾生心,覺有情”,即達到了自覺、覺他者,也就是不僅自己覺悟,而且還使眾生覺悟,但菩薩還缺少佛陀具有的“覺行圓滿”。
菩薩之名,雖然多至不可勝記,但是最為著名的有顯教的四大菩薩。密教的八大菩薩、十二圓覺菩薩、二十五圓通菩薩等。十二圓覺是密教祟奉的著名菩薩群體,這十二位是有希望成佛的圓覺菩薩。
諸天,則是佛教中諸位尊天的簡稱。諸天,是佛教中管領(lǐng)一方的天神,級別相當于人世間的君主帝王。他們雖然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的神,然而都是佛教中的護法者。他們都是根據(jù)南亞次大陸的神話傳說而來的,他們出現(xiàn)的時代和資格,都比釋迦牟尼佛要早得多。佛教開始傳播后,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都納入門下。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兼收并蓄和改造外來文化的特點,使之不斷漢化。今天我們所看見的諸天,都穿上了中國人的服飾,面容都變成中國人的樣兒,出現(xiàn)在漢化了的佛教寺院里,這就是漢化了的諸天,也就是具有中國傳統(tǒng)的佛教。
漢化了的諸天,一般都是二十位,稱為“二十天”。后來,由于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互相吸收,把道教中的神也補入諸天中,所以有的寺院便塑出二十四天或二十八天,然而并非正規(guī),所以應該以二十諸天為標準。
因為壁畫不受空間的限制,所以比塑像更加靈活,比較自由地添加云彩、侍從、法器、道具、花卉、鳥獸等陪襯,看來更加貼近生活,飄逸生動,栩栩如生,更富有濃厚的人情味。
新津縣觀音寺毗盧殿壁畫中的菩薩、尊天和供養(yǎng)人像,全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經(jīng)》規(guī)定來繪制的。菩薩雖然全部都是半跏趺座,但是高度均為1.8m,然而尊天的高度則為1.5m,供養(yǎng)人只有0.9m或1.0m左右。其畫法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技法,以天然的礦物質(zhì)為顏料,以石青、石綠、朱砂、黃丹生漆、佛金和珍珠粉彩繪而成。
線描技法是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蘭葉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和界畫交叉使用的方法,顯得活而多變。壁畫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天衣飄揚,滿壁風動。畫面上大量地使用了瀝粉貼金技法,顯得富麗堂皇,但又艷而不俗。最引人注目的是,左邊最后一幅“清凈慧菩薩”像,微目沉思,手拿如意,肌膚以珍珠粉暈染,充分表現(xiàn)出女性柔美的形體特征和內(nèi)在氣質(zhì),似乎血液都還在流動一樣。尤其是此幅菩薩身披雪白的細紗,古代畫師用珍珠粉勾勒出流暢的紗紋線條,描繪出細如蛛絲的雪花形圖案和菱形圖象,具有輕薄透明的質(zhì)感,令人嘆為觀止。
觀音寺的塑像藝術(shù)
觀音殿為新津縣觀音寺的大殿,現(xiàn)存塑像有653尊,此殿主供觀音三大士和五百羅漢像。面闊五開間,進深十架椽、占地面積333m2。正中塑像從左到右,為文殊、觀音、普賢三大士,塑像高度為5m左右。文殊、普賢跏趺坐在須彌座上,觀音則跏趺坐在蓮花上,下為獨角怪獸。根據(jù)觀音像右邊蓮花瓣上的題記,此殿塑像完成于明成化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75年,距今2001年已有526年的歷史了。
觀音的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音為“西方三圣”之一。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見《法華經(jīng)·普門品》)。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諱,故去“世”字,略稱“觀音”,據(jù)稱觀音可應機以種種化身救眾苦難。[南北朝]前為男像,[南北朝]以后至近世皆為女像。尤如[南宋]甄龍友題觀音像詩曰:“巧笑倩兮,眉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迸杂^音以迷人的神情、慈悲的德行,受到佛教信徙的歡迎和崇信,所以他的地位、作用、聲望,都超越于其他菩薩之上。
觀音三大士像,均頭戴花冠,身披瓔珞,面頰豐滿,神態(tài)端莊,莊嚴肅穆,造型優(yōu)美,身材勻稱,給人一種內(nèi)涵的美。塑像衣紋皺褶自然,背屏中的奇花瑞草、靈禽異獸、八寶圖案,色彩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富麗堂皇。
兩側(cè)木龕內(nèi)有高達1.9m,工藝特別細膩傳神的46尊大羅漢。羅漢,意為斷除了一切煩惱,永遠被人們所供養(yǎng),不再遭受生死輪回之苦的人。據(jù)佛經(jīng)《十誦律》卷四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便有隨他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便稱之為“五百羅漢”。五代前的塑像只有十六羅漢和十八羅漢,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興盛建羅漢堂或羅漢閣,才大量塑五百羅漢像,佛經(jīng)中有記載,但沒有一一記下名號。近現(xiàn)代佛教寺院所塑的五百羅漢像,名號都是以《嘉興續(xù)藏》為依據(jù)的。羅漢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此處的46尊大羅漢,是根據(jù)《法位記》的“十八羅漢”和《景德傳燈錄》的“西天二十八祖”而成的。這些塑像不落千人一面的俗套,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造型優(yōu)美,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使人百看不厭,流連忘返。
兩廂壁塑上有高約50cm的五百羅漢像,便是千姿百態(tài),維妙維肖,呼之欲出。使人驚嘆的是,有幾尊塑像,古代雕塑家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形象化地揭示了宗教的實質(zhì),說明藝術(shù)是造美的記錄,藝術(shù)是美的知覺和愛美的結(jié)果,藝術(shù)是直接產(chǎn)生于一定時代,一定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生產(chǎn)技術(shù)基礎(chǔ)上的。
繞過觀音三大士像,背后為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臺山全景的深浮雕像。四川峨眉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傳為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專司“理想”。山西五臺山,相傳是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專司“智慧”。但是,最為人們贊不絕口的是正中浮雕、浙江普陀山勝景中足踏鰲魚的飄海觀音像。據(jù)《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觀音有“三十三身”,也就是指觀音有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象普度眾生。飄海觀音塑像高2.48m,手持凈瓶,腳踏鰲頭之上,置身在波濤洶涌的南海普陀山之中。她端莊、秀美、溫柔、悠雅,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她表情沉著、體態(tài)勻稱、自然純潔和諧;她手拿凈瓶、身體前傾、腳踏鰲頭,似乎象仙姑下凡,衣裙飄舞,向你緩緩飄移而來。從而給人們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無怪乎許多行家都把此尊飄海觀音,贊美為“東方維納斯”。猶如此殿的一副楹聯(lián)所說:
立足跨鰲頭,堤坊滄桑橫流日;
以手援天下,實現(xiàn)金剛不壞身。
美不僅表現(xiàn)人的精神特征,而且還必須重視比例和諧。要有主次之分,這樣才能突出中心和主題。飄海觀音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繼承了我國[唐宋]造型豐滿而不臃腫,線條流暢而不輕薄,刻劃細膩而不瑣碎的特色,贏得了廣大參觀者的贊賞。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我國古代雕塑家昌本澄、昌本洛,所追求的美的意境,是心與物、情與景的統(tǒng)一,也就是藝術(shù)家主觀的思想情感、審美情趣和自然景物的融會貫通。他們敢于擺脫歷來佛教造像只求莊嚴,不講情趣的束縛,大膽地舍去了背屏、佛龕等塑造菩薩的程式和布局,而把觀音擺在南海的實景中,鱉魚的頭和尾出沒在驚濤駭浪的浪花之中,并大膽地使用了“之”型的雕塑手法,這樣不僅豐富了構(gòu)圖,而且又增強了飄海觀音的穩(wěn)定性。不僅突出了觀音,而且更加顯示了觀音的挺拔和神威。美的事物的體積大小要合適,要有一定的安排。要突出它的“整體性”,也就是在各部分之間,要有一定的比例關(guān)系。為了增加壁塑的氣魄,古代雕塑家采用了眾星捧月的構(gòu)圖形式,錯落有致地把數(shù)十尊各駕水獸的眾佛弟子,分布在飄海觀音和鱉魚的四周,讓這些在風浪中出沒的眾佛弟子,緊緊地和飄海這一情節(jié)相互呼應,形成一種氣勢磅礴、洶涌澎湃、波浪滔天的神話色彩和濃郁的生活韻味。
黑格爾說:“美的生命,在與顯現(xiàn)。”古代雕塑家通過造型藝術(shù),表達作者的思想情趣,通過作品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新津觀音寺的塑像,給人一種內(nèi)涵的美。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泉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而且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升華。通過藝術(shù)品,說明了成化年間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藝術(shù)蒸蒸日上,中外交流十分頻繁。說明當時人們在物質(zhì)上得到滿足后,則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飄海觀音像不僅表現(xiàn)了一個完美的人,而且表現(xiàn)了一種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古代雕塑家昌本澄、昌本洛,對于人體的均衡、比例、變化、統(tǒng)一等都是很了解的,其掌握整體和刻劃細部上的工夫,是無與倫比的。
新津縣觀音寺的明代壁畫和塑像,在內(nèi)容和形式、重點和一般、主要和次要等方面,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和統(tǒng)一。這在我國現(xiàn)存的佛教壁畫、雕塑藝術(shù)上是比較少見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新津觀音寺的明代壁畫和塑像,是祖國藝術(shù)殿堂的瑰寶,正受到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