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須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廟群之一,由100多個寺廟組成。該寺珍藏數(shù)以萬計的佛像、佛經(jīng),其中被稱為藏區(qū)第二大佛的彌勒佛雕像(高約19米),及兩層樓高的銅制鍍金舍利塔,古印度名寺佛杖等最為珍貴。 色須寺院設(shè)顯密宗兩大學院,下屬5個康林(分院),15個真札(班),有良好的習經(jīng)制度,曾兩次受到班禪大師等高僧、名流的高度贊揚。色須寺是康區(qū)能授“格西”學位的兩大格魯(黃教)派寺廟之一。
色須寺“極樂世界經(jīng)堂”中建有“極樂世界壇城”,經(jīng)堂中供奉的以彌陀佛像為主體的群佛像1151尊,其中最大的3尊是西方三圣,高3米,銅質(zhì)鍍金像已由神州市一居士出資塑造。其余的大、中、小型佛像也已由四眾弟子量力出資塑造。修建經(jīng)堂、壇城、佛像,為使前來修行的四眾弟子身臨其境的觀想、修習、了悟,以至最后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能證入到極樂世界中得以最終解脫:解脫生死,突破輪回。
聞名遐邇的雪域名剎色須寺,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距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地處青藏高原,海拔3980米,位于青海、西藏、四川的交界處,位于中國四川省石渠縣城約10公里處瓦土鄉(xiāng),創(chuàng)建于1760年,現(xiàn)有15名活佛,5名堪布,20多位格西及800多名僧侶。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廟群,是石渠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院。石渠是一個宗教氛圍很濃的地方,尤其是牧區(qū)藏民信教程度更深。全縣有黃教、白教、紅教、茬花寺廟共46座,其中又以色須寺規(guī)模最大,最為知名。色須寺里供有藏區(qū)第二大銅塑鍍金強巴佛(僅此于西藏扎什倫布寺的強巴佛),而且是康巴地區(qū)唯一有資格授予“格西”學位(相當于佛學博士)的格魯派寺廟?!吧殹币饧础按鼽S”帽子的部落后裔,據(jù)說石渠這個名稱也是由此讀音演變而來。
色須寺至今珍藏許多稀世的佛教圣物。例如:佛陀時代印度那蘭陀大學僧人受戒的犍錘;蓮花比丘尼供養(yǎng)過的四臂觀音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本寺還存有許多高僧圓寂時留下的珍貴舍利,例如:1995年圓寂的赤郎洛布喇嘛在頭蓋骨上留下了密跡金剛舍利;1997年圓寂的赤巴格桑喇嘛在心臟上留下了度母舍利。
色須寺的鎮(zhèn)寺之寶,是宗喀巴的牙舍利塔。傳說宗喀巴的牙齒現(xiàn)存3顆,色須寺保存的是其中最大的一顆。而遠在康藏地區(qū)的色須寺所以有此殊榮,是因為它的第一位法臺,乃宗喀巴大師的善首大弟子。
色須寺每年都要舉辦辯經(jīng)大會,喇嘛們從全藏各地的黃教寺廟趕來參加辯經(jīng),場景相當宏大。佛學高深的老喇嘛端坐前排經(jīng)床,負責裁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