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原名法華寺,位于山西省天鎮(zhèn)縣城內(nèi)西街。因氣勢軒昂,布局嚴謹,被古人譽為“關北巨剎”。慈云寺歷史悠久,據(jù)寺內(nèi)碑刻和縣志記載,寺院創(chuàng)建于唐代,因無實證,其確切年代已無從查考。原存于寺內(nèi)遼開泰八年(1019年)的無垢凈光舍利塔,證實了遼代寺宇曾進行擴建,且巳頗具規(guī)模。所謂“巍峨突地,露盤映紅日之暉,森聳凌空,寶鐸搖清風之韻”? (見《全遼文-無垢凈光舍利塔記》),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寺廟的盛況。從現(xiàn)存的大木構件上可以找出遼代木作遺物,如釋迦殿和毗盧殿的檐柱、額枋及一部分梁栿等構件明顯地保留了當時的建筑形制特點。通過重點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寺院東側(cè)地表下40—60厘米處可以找出一些遼代遺跡,如基址和鋪地磚等。并出土了一些遼代漢白玉柱礎和花盆。
從遼代至明代,幾百年風風雨雨,慈云寺歷經(jīng)時代變遷和戰(zhàn)火劫難,逐漸衰敗,頹廢荒圮。據(jù)明宣德五年(1430年)《法華寺碑》記載“天城衛(wèi),舊有法華寺,頹廢已久。衛(wèi)之右所千戶熊諒奏,欲捐資聚財,募工重建。朝廷從其請,諒乃興工始于宣德三年吉,宣德五年五月初九日辛卯成。佛宇法堂,門廡僧舍’,莫不各具?!辈荣n更名“慈云寺”。然而,在當?shù)孛耖g流傳有“大廟蓋成小廟廟,鐘鼓樓蓋成草帽帽”之傳說。這是慈云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重建工程。在毗盧殿梁架下部仍有宣德五年重修題記。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曾屢次修葺,成為現(xiàn)存的一組完整的古代寺廟建筑群。解放以后,慈云寺得到了保護和修繕,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坐北朝南,南北長140余米,占地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原共有殿廡禪堂120余間,現(xiàn)存85間,其總體布局為四重大殿排列在中軸線上,兩側(cè)配置小殿,依次為金剛殿、天王殿,釋迦殿,毗盧殿。禪堂,經(jīng)堂、祖師堂等。整個建筑群高低錯落,、規(guī)整對稱。
慈云寺為佛教禪門七宗之一的臨濟宗所據(jù)。早在明清兩代,寺院廣結(jié)善緣,聚眾說法,影響甚大,并供朝禮五臺山的蒙、回,漢等民族的僧尼,居士歇腳飲居,故又稱十方叢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碩慶親王請朝廷頒發(fā)全部大藏經(jīng)于慈云寺。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咸豐十年? (1860年)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六次開壇傳戒。僅民國三十一年,受戒人數(shù)就達550余人。受戒者來自全國各地,南至福建,北至遼東。多少年來,這里香火繚繞,僧尼習經(jīng)受戒,“學佛者云集而來,晨鼓暮鐘,所以祝贊祈禱者,無所不至矣”? (見《慈云寺記》,。為當時傳播佛教的重要場所。在“文化大革命”中,寺內(nèi)各種文物及塑像被洗劫一空,唯建筑幸免于難。下面將各主要建筑分別介紹如下:
金剛殿,即山門,面寬三間,懸山式頂,斗拱五踩。其建筑結(jié)構,五架梁直搭在前后檐柱上,前檐柱內(nèi)側(cè)另加一列老檐柱,并置方形木柵窗欞,斜向安裝:窗下為低矮的木欄板墻,前檐柱也裝斜向木柵欄。明間為大門,殿內(nèi)原塑有密跡金剛像,兩尊均頭戴寶冠,面貌威猛,上半身赤裸,兩腳張開,手執(zhí)金剛杵,左像怒顏張口,右像閉口怒目,俗稱“哼哈二將”。
天王殿,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斗拱七踩,單翹雙下昂,平身科一朵。梁架四椽栿,明間為四組隔扇門,次間各置直欞窗。殿內(nèi)兩側(cè)原塑四大天王站像,中塑彌勒佛像,背塑韋馱天,中隔板壁。在殿外檐下原掛有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所題“山河閑氣”及“英靈萬古”兩塊大匾,這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光緒和慈禧西逃路居慈云寺,后返回京城時所題。另外斗拱外側(cè)拱眼壁上均繪有五彩花卉和云龍圖案形式多變,光彩奪目,具有鮮明的傳統(tǒng)藝術特色。
鐘鼓樓是慈云寺古建筑群中特殊的兩座建筑,造型結(jié)構當屬元代,明宣德七年重修。其平面為八角圓形。建筑分上下兩層,周設八根廊柱,下層砌墻成圓形內(nèi)室,墻中又置八根老柱直通上層,變?yōu)殚苤螛琼斄杭?。上層開敞,周有平座圍欄,瓦頂上置圓形寶頂,上下層斗拱均為五踩。鐘樓上懸鐵鐘一日,重四百余公斤,鑄于明宣德七年(1432),質(zhì)地優(yōu)良,音色洪亮,擊之鐘聲可達數(shù)十里之遙。鐘上鑄有梵文,“佛字”及八卦圖。整個建筑具有元代漢文化揉合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建筑特色,這也是明王朝隨著社會的安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佛教文化藝術呈現(xiàn)出繁榮景象的反映,尤其是這種獨特的建筑藝術,在我省可謂絕無僅有。
釋迦殿:又名大雄寶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拱九踩,平身科兩朵,單翹三下昂,麻葉形耍頭,建筑雄壯古樸,開間寬敞,前檐下均裝隔扇,后墻中間磚券圓門,殿內(nèi)后部置兩根金柱。梁架為五架梁與雙步梁,用三柱,上架五架梁和三步梁、蜀柱和駝峰支撐梁首,叉手瓜柱承托脊桁,踩步金及太平梁架在兩山雙步梁之上。殿內(nèi)西側(cè)及北墻上保存有明代壁畫,正面為十二緣覺,兩側(cè)為佛天眾,諸菩薩眾、阿修羅眾,五方諸帝以及古代帝王等。儒,釋,道匯合一壁,氣勢雄壯,人物密集,可謂我國宗教神祗之大成。具人物形像主次分明,表情生動,線條流暢,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另外,在殿脊有一組較完整的脊獸,如吻獸、垂獸、戧獸、套獸等。正脊中央還裝飾有磚作寶瓶塔,兩側(cè)各三組走獸。殿內(nèi)原塑有燃燈佛,釋迦佛和彌勒佛,佛教界稱之為三世佛。在釋迦殿前兩側(cè)為觀音、地藏兩配殿,其建筑結(jié)構相同,均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前檐出廊,明間開隔扇門,次間置窗,廊柱上置五踩單翹單昂斗拱,梁架五架梁。值得一提的是隔扇欞花,雕工精細,圖案精美,為我國明代隔扇中的精品。在觀音殿內(nèi)原塑有觀音菩薩和十六尊者,地藏殿內(nèi)原塑有地藏王像,現(xiàn)均已不存。
毗盧殿是慈云寺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面寬五間,單檐懸山頂,氣魄雄偉;壯觀,高15米,寬23.5米進深12米。出檐甚長,廊下開闊,置前檐柱六根。在下金檁下立老檐柱。明、次間置大門,上置獸面銜環(huán)及五路門釘。梢間設直欞窗,檐柱上斗拱九踩,單翹四下昂,補間出斜拱,形似蓮花開放,華麗精巧。梁架為五架梁對前雙步梁用三柱,上置五架梁、三架梁,梁栿上均有彩繪,畫有龍、鳳、旋子、菱花、牡丹、桃子,仙人、仙鶴等圖案。在脊板下有題記“大明宣德五年歲戊壬午月丙寅日癸巳時修造信官”、“武略將軍天城衛(wèi)右所副千戶熊諒禪師巖秀峰住持? 得如知事僧清菩、清鑒,清恩重建”。殿內(nèi)原塑有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應身釋迦牟尼佛等各種佛像百余尊。在東西擘問現(xiàn)存有重檐歇山頂樓閣式木雕藏經(jīng)柜,雕工精細,小巧別致,為明代小木作佳品。閣內(nèi)原收藏有一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刻本大藏經(jīng),1955年移放于大同華嚴寺內(nèi)。在瓦頂上有一組完整很有特色的琉璃構件。垂脊均飾有黃綠色牡丹之類花卉,正脊上有龍、鳳,獅子、麒麟,天馬、狻猊、斗牛等走獸,其造形精巧別致,形象生動,耐人尋味。引人注目的是;正脊中央有一對赤身童子像,豐滿圓潤,栩栩如生,造型逼真,雙手捧吉祥草,故名吉祥童子。在正脊中央還有一琉璃葫蘆寶瓶,直徑近1米,瓶上插鐵鑄蓮花,上置一鐵風鳥,其尾舒展上翹,兩翼微張,作欲將振翅騰飛之勢。此鳥原插于瓶內(nèi)作樞軸之用,遇風則轉(zhuǎn),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候風儀實物——候風鳥,但隨著歷年多次維修已無法再動了,寶瓶則用幾根鐵鏈拉住。前坡瓦頂中央有一金剛力士像,威武雄壯。在慈云寺的整個建筑群中,其裝飾物如獸吻,套獸、垂獸、戧獸、走獸等既被當作防火驅(qū)災、避邪的吉祥物,又是當時社會等級的標志。加上高大的屋身、紅色墻面及黃綠琉璃瓦的陪襯,更使整個建筑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和威嚴氣勢。其中毗盧殿頂?shù)牧鹆аb飾尤為突出,是明代琉璃中的藝術珍品。
在毗盧殿前兩側(cè)各有五間硬山頂前出廊式建筑,分別為禪堂和經(jīng)堂。庭院內(nèi)原有一座遼開泰八年石刻經(jīng)幢,名為無垢凈光舍科塔,是寺內(nèi)珍貴文物之一,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落,目前只找到雕像和塔頂兩部分。該塔原高2.9米,作三層兩檐,八角形,其塔記內(nèi)容曾收入《全遼文》。寺內(nèi)原有大小碑刻十三通,其中《舍利塔記》和明宣德五年《法華寺碑》、嘉靖十八年《慈云寺碑》等頗具價值,但部分已失落或毀壞。匾額、塑像、經(jīng)卷等均已不存。1979年后,殿堂全部重修,不僅恢復了原來面貌,而且使這座瀕臨坍塌的千年古剎更顯得雄偉壯觀,重新放射出燦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