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覺寺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區(qū)南三里外的漠陽江畔,坐南朝北,占地面積四千平方米?!笆X禪林”,是陽江八景之一。
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原名開元寺,與開元塔舊址相連。歷代五次重修。清順治十一年(1554年),邑人陳千勝、陳奇兄弟捐地拓建觀音閣,掘出一石,上刻“石覺”二字,故改稱“石覺寺”??滴跞?1664年)增建大佛殿、準提亭。乾隆十三年、嘉慶二十二年兩度重修,增建文昌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又重修,民國五年(1910年)住持性堅法師再次重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挖建放生池,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八角亭小拱橋。1945年雪峰法師(滌塵大師)再度重修,加高正殿,增建客房、禪房。寺門橫額“漠陽福地”,系明朝本邑仙師朱在參所題;兩邊石聯(lián)“漠江水?三摩地;頓缽山呈一指禪”,是清代狀元林召棠所書。八角亭石匾“登彼岸”三字,乃蘇東坡手跡。“文革”中本寺遭受嚴重破壞。宗教政策落實後,經(jīng)過十多年的修葺,寺貌煥然一新。趙樸初先生題“石覺寺”三字,氣勢雄奇,為寺增輝。千佛塔高聳入云,登塔遠眺,十里風光,盡收眼底。寺內(nèi)碑刻15塊,珍藏佛經(jīng)100部。
古剎昔日香火旺盛,僧侶云集,達客騷人多有題賦,為古寺增色增輝。八角亭門楣上端“登彼岸”乃蘇東坡手跡;大殿門口正額“漠陽福地”是明朝鼎湖山慶云寺二代祖師釋在慘所書;兩邊楹聯(lián)“漠江水匯三摩地,頓砵山呈一指禪”,系清代狀元林召裳所書;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親自為本寺題寫了寺名“石覺寺”,筆勢渾厚有力,書于山門之上。原廣東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六榕寺方丈釋云峰老和尚為石覺寺撰對聯(lián):“石窟藏經(jīng)自古禪棲無俗地,覺壇悟教從來佛度有緣人”,如是等等,不勝枚舉。
古剎石覺寺位于陽江市西南面漠陽江畔,與頓缽山隔江相望,漠江水奔流于前,崗背山遙立于后。原寺院占地兩萬多平方米,水田八十畝,經(jīng)歷代五次重修,是陽江古八景之一,謂之“石覺禪林”。
石覺寺始建于唐朝玄宗元年(公元712年),原名開元寺,年久漸廢。明代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經(jīng)陳伯年、蔡游、戎亨符布金集資,于開元寺舊址重建文佛殿、準提閣,開挖放生池,池泮建瓦屋三間,名曰“半日閑”,以憩游者。石角與頓缽寺既成,更石角為石覺,取“昔生公說法可重亭,頑石聽經(jīng),為之點首,則石固能覺也”之意,而寺因以名焉。又據(jù)滌塵大師文章所言:“明代永樂年因造寺挖土得石顏曰‘石覺’,而改稱石覺寺。”清代順治年間,邑人陳千勝、陳奇兄弟捐地擴建了觀音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原寺院主持釋滌塵募捐修建正殿、韋陀殿,又供奉了三寶佛、十八羅漢圣像。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鼎湖山慶云寺主持永照蘊空法師和釋蘭精法師到石覺寺開壇授戒,法會盛大,聲名遠播。
“文化大革命”期間,石覺寺全被占用并改建,佛像神龕均遭破壞,放生池被填平為曬場,經(jīng)文被毀,僧人流散?!拔母铩苯Y(jié)束之后,撥亂反正,百廢待興,黨的宗教政策開始得到了落實。
1980年,原主持釋滌塵偕徒蓮宗等僧人“惟祈古寺重光,存祖國之古跡于后世,還我僧人之歸宿”,為此開始多方奔走,請求政府歸還石覺寺,交給僧人管理。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逐步歸還了石覺寺。1984年,釋滌塵大師偕徒蓮宗等僧人成立了“重修石覺寺籌建委員會”,自籌資金,開始了重建擴建工作。1986年,原陽江縣政府把石覺寺列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蓮宗法師主持寺務后,在廣大信眾的鼎力支持下,集資重建、擴建了大悲樓、地藏王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十余處殿堂館舍,重塑佛像,重挖了放生池。整體恢復了石覺寺古樸典雅的清代建筑風格,再現(xiàn)了石覺禪林昔日之風貌。1994年,一座九層佛塔在大殿左側(cè)拔地而起,巍峨雄偉,高聳云天,為大眾再造福田,為鼉城新添一景。
古剎石覺寺,昔日香火鼎盛,僧侶云集,梵唄不絕,騷人墨客,慕名而至,名聞遐邇。清乾隆進士莊大中、清末著名書法家拔貢林葆瑩、清末舉人隙德鑫、貢生馮錫年以及社會知名人士項仙侶先生等曾為該寺題聊賦詩,傅頌至今。